首页 > 最新动态 > 文件通知 | 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地下空间创新大赛的通知
最新动态
文件通知 | 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地下空间创新大赛的通知
2025-04-1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1740192885876.png

各有关单位:

全国地下空间创新大赛自202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吸引了全国百余家科研院所、高校、设计单位及工程企业参与,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已成功转化为工程实践,为我国地下空间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面对城市更新、绿色发展、双碳目标等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汇聚行业智慧,激发创新活力,扩大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影响,服务国家重点项目,解决卡脖子问题,兹定于2025年2-6月举办第六届全国地下空间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赛主题

创新引领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

 二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管廊及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

北京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

 三

 活动时间安排

1)2025年2月7 日-4月30日 作品征集阶段

2)2025年5月1 日-5月10日 专家初评阶段

3)2025年5月11日-5月20日 专家复评阶段

4)2025年5月21日-5月23日 网络评选阶段

5)2025年5月24日-5月31日 专家会评阶段

6)2025年6月召开第六届全国地下空间绿色发展高峰论坛

 四

 大赛子项目设置

本次大赛共设置3个子项目:地下空间概念设计、地下空间典型项目案例、地下空间优秀科技成果

注:a. 往届获奖作品不得重复申报;

b. 本文件所指的“地下空间”包含“综合管廊”。

1、地下空间概念设计

本子项面向未实施的创新性、前瞻性的地下空间设计,参赛作品应充分结合当前及未来人类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巨大需求,发挥想像力,创造性地提出地下空间概念设计,设计应展示独特的创新思维,可涵盖技术上的创新,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创新。设计方向可以是以下4种情况之一:

1)针对城市更新背景下既有地下空间(人防、管廊、地下室等)改造再利用相关的定向概念设计,设计应结合目前因功能落后、结构老化、利用率低等因素而被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地下空间,进行创新性改造,使其焕发新活力;

2)针对天津、上海等软土地层暗挖车方案的定向概念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软土地层条件下的地下空间结构设计、新型施工技术等;

3)针对超深(100米以下)地下空间建造方案的定向概念设计; 超深地下空间工程建设面临高地应力、围岩破碎、温度变化大、地下水渗透强等技术挑战,同时还涉及安全性、可行性、环境影响等多重考量,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作品应提出适用于超深地下空间的建造方案,并合理布局其功能;

4)提出对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新思路和解决方案相关的自主概念设计,鼓励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可结合未来科技发展、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能源危机等全球性议题,提出具有突破性的地下空间利用方案。

参赛人员需提交概念设计图纸及设计理念、创新点、方案说明,或建造技术相关图纸及技术内容、工艺流程。

申报请填写附件1。

2、地下空间典型项目案例

本子项面向已建成或正在实施的地下空间项目,鼓励优秀工程案例总结与推广。

参赛作品应专注于案例的创新性、实用性、示范效应和对于地下空间发展的贡献,应展示在地下空间设计、施工技术、材料、管理或应用等方面的创新,论述项目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推广应用价值,如对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优化的影响,需要突出其在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中的独特之处。

参赛人员应提交详细的案例分析报告,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创新点、实施过程、成效评估等。可以包含相关的图纸、现场照片、数据分析等支持材料。可由案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单独申报或联合申报。

申报请填写附件2。

3、地下空间优秀科技成果

本子项面向地下空间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

申报成果应具备原创性,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有效解决行业痛点或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申报成果应是已在工程中应用或具有较强推广潜力的科技成果,并应包含相应的试验数据、应用案例或第三方技术鉴定。申报成果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提供相关证明,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科技论文、科技成果评价报告等。申报成果可附带技术演示视频或PPT说明文件。

申报请填写附件3。

 五

 作品投递

本次大赛要求提交电子版文件,请参赛人员将作品文件压缩打包,按“项目编号-作品名称-所在单位名称-参赛人员姓名”的方式命名后发送至秘书处邮箱:szglfh@163.com。

项目编号:01-1既有地下空间定向概念设计、01-2 暗挖车站定向概念设计、01-3超深地下空间定向概念设计、01-4自主设计、02地下空间典型项目案例、03地下空间优秀科技成果。

 六

 评审

本次活动将组织国内地下空间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欢迎各位参赛选手监督举报,举报信箱:szglfh@163.com。

地下空间概念设计和地下空间优秀科技成果获奖作品将被推荐至《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择优发表,管廊专委会将联合产业基金或风投基金积极推动相关成果的转化落地。

 七

 奖项设置

1)对获得地下空间概念设计的作品组委会将颁发证书;对未获奖的作品,组委会将发放参赛证书(电子版)。

奖项设置如下:

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2)对获得地下空间典型项目案例、地下空间优秀科技成果的,组委会将颁发相应的证书。

 八

 颁奖

组委会将于2025年6月召开“第六届全国地下空间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具体召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上对本次大赛获奖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颁奖。

 九

 相关费用

本次大赛报名、初评、复评、网投、会评等所有环节不收取任何费用

 十

 大赛组委会

总负责人:油新华、付佳明

联系人:徐祖海13716708218

电  话:010-53688267

邮  箱:eastwardx@163.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常润路34号


申报作品单位所需《 附件申请表》联系管廊委秘书处

徐工: 13716708218


征集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

来源:中市协管廊及地下空间专委会

END

图片

广西城市建设协会重要社会服务成果: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颗粒物与噪声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城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城镇环境卫生作业质量评价标准》

《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

《城乡道路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城镇燃气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汇编》

《城镇市容环境卫生标准规范汇编》

《燃气安全检查标准》

《城市照明设施维护服务标准》

《景观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